专题采访

2023-07-12
专题采访

唐本忠:应有之无——人生逆境,亦是求索真理处

人物简介

唐本忠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冠名校长讲座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研究领域:

材料科学,高分子化学,生物医学诊疗等

 

唐教授是聚集诱导发光原创性科学概念的提出者和该领域研究的引领者。

唐本忠教授于1982年和1988年分别在华南理工大学和日本京都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于1989年至199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行了博士后研究并于Neos公司任高级研究员。1994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工作,2008年晋升为讲席教授。2021年,唐教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任理工学院院长。

唐教授已发表科学论文1700余篇,他引十三万余次,h指数163。自2014年至今,唐教授连续入选化学和材料科学双领域高被引用科学家。唐教授获得多项荣誉及奖励,如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7)、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裘槎高级研究成就奖(2007)等。唐教授现任Wiley出版社发行的Aggregate杂志的主编。2021年11月,为表彰唐教授在纳米结构材料领域的开创性研究,第七届Nano Today Conference为其颁发2021 Nano Today Award。

日前,国内全球学者库网站公布了“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唐本忠教授位居第38名,以化学学科上榜,H指数150,论文数2001。

2021年,是唐本忠教授及其同事提出聚集诱导发光(AIE)概念20周年。这一年冬天,唐教授再获殊荣,在第七届Nano Today Conference中,因其在纳米结构材料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荣获2021 Nano Today Award,成为中国首位荣获该奖项的科学家。

于此节点,借此契机,我们共同走近唐本忠院士,一起回溯他四十余年求学与科研历程,侧耳倾听——这位以“乐在其中,乐在空与时以外”为信条的科学家,当面对“应有之无”的人生逆境与科研难关时,不断求索、实现突破的故事。

贫瘠的岁月,富足的灵魂

唐本忠出生于湖北潜江一个普通的八口之家。在副食品加工厂工作的父亲凭借不到50元人民币的月薪养活6个孩子,一家人生活过得紧巴巴。

他犹记自己第一次买书的经历——8分钱从新华书店买回的连环画小人书,还没捂热就被发现的父亲要求拿回书店退钱。没钱买书,唐本忠只能抓起一切免费的书报来读——家里哥哥们读过的课本、废品收购站里的废旧书报、同学家借阅的藏书……他汲汲地从字里行间摄取养分。自幼爱好阅读的习惯锻炼了唐本忠的自学能力,他曾在采访中谈及:“其实后来主要靠自学。因历史原因,从小学二年级一直到高中毕业,都没有好好上过学,没受过系统训练和教育。”强大的自学能力始终鞭策着他不断向前。

1974年,高中毕业后的唐本忠下乡插队,分配到被知青们称为“修理地球”的重体力活:挖河。那段艰苦的岁月里,筋疲力尽的工作之余,唐本忠依然没有放弃读书的爱好。乡下没有电灯,他就在煤油灯的烟熏火燎之中阅读。无数个一灯如豆的深夜,他一遍遍读着身边可以找到的各种书籍,从文字中求得心灵的慰藉。

如饥似渴的读书记忆,贯穿了唐本忠的成长历程。物质贫瘠的年代,书本中的无穷知识赋予他灵魂的富足。他的心胸与眼界也随书中文字走过万里河山,不困囿于眼前的生活,渴望着更高远处的风景。

逆境勃发,攀越高峰

1977年冬天,中断11年的高考制度终于恢复,全国570万名考生如过江之鲫,涌向高考考场,其中也包括唐本忠。

恢复高考风声传来之际,彼时的唐本忠正在武汉一间工厂的制氧车间当工人,他立刻作出决定——考取大学!在车间书记的支持下,唐本忠在工厂的宿舍开始自学备考,夜晚宿舍熄灯后,他就在车来车往的马路边借路灯光读书。采访中谈及这段苦读的时光,唐本忠表示:“人生有机会就得尽量去抓,抓不抓得住那是另外一回事。你不去考一定不会上大学,你去考的话就有可能上。”

这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战斗,唐本忠最终幸运地被广东化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重化系高分子化工专业录取。第二年春天,他离开故乡,一路南下,来到广州求学。此后十余年间,唐本忠脚步不停,先后去到日本京都大学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攻读硕博学位及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唐本忠还记得,刚刚开始本科的学习时,基础薄弱的他在一众同学之中并不拔尖。“虽然起点低,但是可以努力走高啊!”于是,他报以加倍的努力。学期结束后的暑假,当同学们纷纷拖着行李箱返乡时,他仍埋头泡在学校图书馆里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本科毕业后,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公费留学生,被教育部选派到日本京都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初到异国求学,唐本忠不仅面临语言方面的障碍,专业水平的不足也大大掣肘了他的发展:“中国大学生里最优秀的一批人被选拔出国,结果一出去真的傻眼了,当年日本大学生的科研水平比我们大学的教师水平还高。”但他没有露怯,更不气馁。为学习有机合成技术,唐本忠主动替日本同学干活,晚上在实验室练习做小分子单体合成。自幼炼成的自学能力再次发挥用处——“大家都认为我合成很厉害,实际上合成是我自学的,在夜深人静之时练出来的。”采访中,谈及当初的成功“偷师”,唐本忠仍有几分自得之意。

1989年,获得京都大学博士学位的唐本忠再次远渡重洋,奔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彼时正值世界经济衰退时期,博士后薪资微薄,更面临导师研究经费不足而被迫转组的困境——唐本忠在加拿大的5年间就换了4个课题组。如今,忆起这段经历,他仍有感叹:“当时非常痛苦,我在哪个地方都拼命努力干,但却不得不频繁改换方向。”但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唐本忠广泛地接触到不同课题,知识体系更为丰富,视野更开阔。

从弱冠到不惑,近20年的人生历程里,唐本忠实现了从下乡知青到武汉工人,再到广州大学生、京都研究生、多伦多博士后的多次身份转换。一路求学,坎坷波折不断,但乐观的心态与勤恳的态度让他一次次从逆境中勃发,从谷底攀至高峰。正如他在采访中所说:“我这一辈子都是‘痛并快乐着’。我起步晚,一直都在爬坡,但我享受爬坡的快乐。”

唐本忠院士发光材料研究

 

不期而遇的邂逅,不懈深入的求索

1994年,唐本忠回到故土,在香港科技大学任助理教授,开始了带学生、领团队的研究生涯。2001年,唐本忠团队发现并提出聚集诱导发光(AIE)这一原创性科学概念,此后二十年间,他潜心研究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并取得革命性的科研成果。

采访中,谈及AIE现象的发现,唐本忠浪漫地称之为“一个不期而遇的美丽邂逅”,“当时,研发新型发光材料和制备有机发光二极管是热门话题,我们也在尝试合成具有独特分子结构且能够高效发光的有机发光材料。被噻咯的美丽分子结构所吸引,我让学生合成了各式各样的噻咯衍生物。有一天,一个学生告诉我,他制备的噻咯溶液在紫外灯照射下不发光,这让我非常惊讶,因为我清楚地记得我在念博士期间制备的六苯基噻咯在晶体状态下是发光的。我意识到事有蹊跷,便马上跑到实验室与学生讨论。在与学生仔细求证和反复讨论之后,最后确认我们两人都是对的:噻咯溶液不发光(他的观察是对的),但噻咯固体发光(我的记忆是对的)。原本在稀溶液中不发光的单个分子,在固态形成聚集体后发光,我们因此把这种光物理现象命名为聚集诱导发光(AIE)。”经过反复的试验与论证后,唐本忠团队于2001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AIE的论文。2016年,Nature将AIE点(聚集诱导发光纳米粒子)列为支撑和驱动“未来纳米光革命”的四大纳米材料之一。这也是唯一一种由中国科学家原创的新材料。

实际上,唐本忠并不是第一个发现AIE现象的科学家,早在1853年,乔治·斯托克斯就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些无机氰化铂盐在固态时“敏感”(即“发光”),但它们的溶液看起来与水无异(即不发光)。但他并没有对这种现象展开进一步研究。而唐本忠在发现这一有悖常理的现象及相关理论的空白后,进行了不懈的求索,最终获得突破性成果。正如他常教导学生:“如果观察的现象和得到的结果无法按主流范式进行解释,或者与普遍接受的观点或‘常识’冲突,你就应该继续跟进,因为你可能已走近一扇通往重大发现的大门,只剩临门一脚了。”

 

回望唐本忠院士的求学之路,虽未拥有世人眼中获取成功应具备的良好环境与条件,但他始终勇于从逆境中勃发,不断爬坡,终至峰顶。也正是从理论之“无”处出发,深入求索,唐院士最终取得了科研的硕果。

人生逆旅,横亘前路的难关何止一二。愿唐教授的人生故事能给你力量,敢于突破自我的逆境,勇于攀越面前的高山,向梦想不断奔赴。